网站首页 / 医疗天地

多囊卵巢综合征:月经“失踪”、体重“失控”、胰岛素“爆表”的幕后黑手 ——一篇把医生术语翻译成“人话”的说明书

阅读次数:681 编辑: 中医科 周丽虹 发布时间:2025-10-09
[字体:  ]

 

 

如果您或身边的女性朋友正被这些问题困扰:身体像吹气球一样发胖,尤其肚子上的一圈肉总也减不下去;月经要么好久不来,要么来了就不走;脸上还时不时冒痘痘,汗毛也比别人重……那么,您可能需要了解一个在育龄女性中非常常见的“健康失调密码”——多囊卵巢综合征,简称PCOS。

别被这个复杂的医学名词吓到,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内部的一个“指挥系统”出现了小小的紊乱。这个系统主要涉及三个关键角色:肥胖、月经不规律和高胰岛素血症。它们三个常常“结伴而行”,互相影响。

 

一、先抓重点,30秒看懂  

1. 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≠卵巢长囊肿,它是一组“内分泌失调全家桶”。  

2. PCOS最常见三件套:月经乱、胖得委屈、胰岛素高。  

3. 不会要命,但会“偷走”月经、生育力、颜值,还给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心血管病“打前站”。  

  1. 目前无法根治,但通过生活干预+适当药物治疗就能把症状按在地上摩擦。  

 

二、月经为啥“失踪”?——卵子被“糖衣炮弹”堵在家里  

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月经来潮的正常流程:大脑发激素→卵泡长大→卵子出门→月经报到。  

PCOS致病流程:胰岛素太过高→卵巢被“糖衣炮弹”糊住→卵泡不长大、不排卵→月经“旷工”。  

最终的结果:有人3个月不来,有人1个月来了2次,血量时而像“水龙头”时而像“滴灌”。

 

三、体重为啥“失控”?——身体把蛋糕当“毒品”存起来  

要理解整个故事,我们得先从“高胰岛素血症”说起。这是我们身体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激素——胰岛素出了问题。

胰岛素是干什么的? 我们可以把吃进去的米饭、面条等碳水化合物想象成“糖”。吃完饭后,血糖会升高。这时,胰腺就会派出“传令兵”——胰岛素。胰岛素的任务是敲开肌肉、脂肪等细胞的大门,让血糖顺利进去,变成能量储存起来,这样我们的血糖就降下来了。

什么是“高胰岛素血症”? 就是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指令变得“迟钝”了(这叫“胰岛素抵抗”)。细胞门敲不开,血糖进不去,身体就误以为是“传令兵”人手不够。于是,胰腺只能更拼命地工作,派出多得离谱的胰岛素,用“人海战术”硬是把血糖降下来。

胰岛素本身就是一种促进脂肪合成的激素。高水平的胰岛素会不停地给身体下达“储存能量”的命令,尤其喜欢把脂肪囤积在腹部和内脏。

简言之,胰岛素是个“存脂大队长”。PCOS患者胰岛素水平高≈大队长24小时加班:  

吃一口蛋糕→血糖升→胰岛素狂塞脂肪→饿得更快→再吃→再塞……  

于是体重秤数字“滚雪球”,腰腹部变成了“救生圈”。  

更惨的是:胖1斤,别人掉3根头发,你可能掉30根;胖3斤,月经直接“罢工”。

 

四、高胰岛素血症=糖尿病“预科班”  

重点:胰岛素高≠血糖高(早期)。  

但5~10年后,胰岛“累到吐血”,血糖就失控了,2型糖尿病“毕业证”到手。  

预警线:  

空腹胰岛素>15 µU/mL 或 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胰岛素>80 µU/mL,就该拉响警报。

 

五、自测小表格,中枪≥2条建议去医院  

□ 月经稀发:一年<8次,或周期>35天  

□ 痘痘、胡子、脐下长粗毛(高雄表现)  

□ BMI>25 或 腰围>80 cm(亚洲女性)  

□ 黑脖子、腋下发黑洗不掉(黑棘皮)  

□ 妈妈/姐姐有PCOS或糖尿病家族史  

□ 备孕1年没动静  

 

六、医院会做哪些检查?——“三件套”+“一彩超”  

1. 激素六项:黄体生成素(LH)/卵泡刺激素(FSH)>2:1,雄激素高。  

2. 胰岛素释放试验:看“预科班”几年级。  

3. 甲功、泌乳素:排除“假多囊”。  

4. 妇科超声检查:项链样12个以上小卵泡,或卵巢体积>10 mL。  

 

七、治疗口诀:先“管住嘴迈开腿”,再“缺啥补啥”  

1. 生活处方(所有人适用,免费且最有效)  

   - 主食:把白米白面砍掉1/3,换燕麦、糙米、藜麦等低热量杂粮。  

   - 蛋白:早餐先吃1个鸡蛋/1杯牛奶,再吃主食,血糖过山车变“平缓坡”。  

   - 运动:每周≥150分钟“能说话不能唱歌”的中速走/跳操/游泳,再加2次哑铃或弹力带。  

   - 睡眠:熬夜=给胰岛素“打鸡血”,23点前睡,每掉1小时睡眠,胰岛素升高10%。  

   - 零食、含糖饮料:再见了您嘞。

 

2. 药物处方(需经过医生评估)  

   - 月经乱:孕激素(地屈孕酮)或短效避孕药(炔雌醇环丙孕酮)定期“撤血”。  

   - 胰岛素高:首选二甲双胍,小剂量起,餐中吃,先防胃肠闹脾气。  

   - 要怀孕:来曲唑促排卵,比克罗米芬更“友好”。  

   - 雄高多毛:避孕药+螺内酯,6个月见效,停药可能“春风吹又生”。  

 

3. 是否需要做减重手术?——BMI>35且合并糖尿病才考虑,不是“美容项目”。

 

八、常见灵魂问答  

Q:瘦子也会得PCOS吗?  

A:会,占1/3。瘦型也胰岛素高,只是“隐藏款”,同样需控糖+运动。  

 

Q:生娃后就能“自愈”?  

A:不能。生娃只是“请假”,不是“退学”。产后更要防体重反弹。   

 

Q:避孕药会“依赖”吗?  

A:不会。它只是替你“发工资”,让子宫内膜按时“领钱”脱落,减少内膜癌风险。 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九、一张图总结(文字版)  

生活干预 ← 所有人  

↓  

月经仍乱?→ 就医(孕激素/避孕药,配合中药治疗)  

↓  

胰岛素高?→ 二甲双胍(需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) 

↓  

要怀孕?→ 促排卵  

↓  

胖到BMI>35?→ 减重手术评估  

 

十、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的优势

西医"精准修零件"+中医"整体调土壤",既快速控制症状,又降低复发率,还减少副作用。

  1. 协同减重,1+1>2
  2. 更快恢复自然排卵与月经节律
  3. 多靶点抗雄、改善痤疮
  4. 整体调理、降低远期代谢-心血管风险

总之,PCOS像一辆“刹车不灵的车”,医生帮你调刹车、补机油,但方向盘还在你手里。  

今天少吃一块蛋糕、多走一千步,就是把月经、体重、胰岛素、未来宝宝,一起往“正常车道”拉回一点点。  

记住:不是你在和疾病打仗,是和更好的自己“里应外合”。

欢迎至肥东县人民医院中医妇科咨询,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效果更好。

地址:肥东县人民医院二楼中医妇科/肥东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12楼中医科住院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中医科:周丽虹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年10月9日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